1
当前位置 首页 通知公告
在2023年度全省自然科学研究系列 科学传播专业职称专题培训会上的讲话
来源:    时间:2023-09-11 00:00:00

山西省科协党组书记、副主席  丁纪岗

2023年9月11日)

同志们,大家上午好。今天我们在这里举办全省自然科学研究系列科学传播专业职称专题培训会,参加会议的有11个市级科协、117个县市区科协的同志,各省级学会、企业科协、高校科协的同志,还有科学传播专业职称评审委员会的同志,我们一般很少把会议开到这种层级,组织这么全面的参会人员范围,充分说明这次会议十分重要。全省自然科学研究系列科学传播专业职称工作经过近一年的积极筹备,各项政策已经落地,现在即将进入组织申报、评审阶段,可以说现在是万事俱备,只欠东风。科学传播专业职称评审工作,对全省各级科协、广大科普工作者来说,都是一件大事、好事。借此机会,我代表全省科协系统、科普工作者对省人社厅、省财政厅的大力支持表示衷心的感谢!

做好下一步的申报工作,是职称评审工作的重中之重,需要我们各市级科协、县市区科协,以及各省级学会、企业科协、高校科协精心组织、同向发力、充分发动,在这里,我提三点要求。

一、充分认识开展科学传播专业职称评审工作的重大意义,自觉增强责任感、使命感

习近平总书记、党中央和国务院历来高度重视科普工作,十分关心科普工作者。习近平总书记在2016年召开的“科技三会”上强调,科技创新、科学普及是实现创新发展的两翼,要把科学普及放在与科技创新同等重要的位置,普及科学知识、弘扬科学精神、传播科学思想、倡导科学方法,在全社会推动形成讲科学、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良好氛围,使蕴藏在亿万人民中间的创新智慧充分释放、创新力量充分涌流。2021年6月,国务院颁布的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规划纲要(2021—2035年)提出:制定科普专业技术职称评定办法,开展评定工作,将科普人才列入各级各类人才奖励和资助计划。2022年9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新时代进一步加强科学技术普及工作的意见》也明确提出:“优化科普人才发展政策环境,畅通科普工作者职业发展通道,增强职业认同。合理制定专职科普工作者职称评聘标准”。

大家都知道,科协组织是科普的主要社会力量。特别是在基层,科协组织主要的工作就是科学普及。经统计,我省目前为公众提供科普服务的专兼职科普工作者已达到数十万人,是一支庞大的科普人才队伍。多年来,科普工作者勤勤恳恳、默默奉献,为我省提高全民科学素质、夯实高质量发展基础作出了重要的贡献。然而广大科普工作者一直以来却没有相应的职称上升渠道,缺乏有效的评价、激励机制,造成从事科普工作的人员普遍学历偏低、职称占比低、薪资水平低、工作积极性不高,严重影响了科普人才队伍和科普事业的高质量发展。由于其他系列职称评价标准不同,只有少数可以通过“蹭评”其它系列职称获得晋升。可以说,广大科普工作者都是带着情怀在做工作,是令人敬佩的。因此,开展全省科学传播专业职称工作,正是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党中央、国务院重大决策部署的重要举措,也是激励关怀科普工作者、加强专职科普队伍建设、促进专业化科普人才发展的有效途径,是十分必要的。

经过省科协党组科学谋划,决定申请设立山西省自然科学研究系列科学传播专业职称,解决我省广大科普工作者职称晋升的问题,以科普职称设置为从业者“正名”,有效解决我省广大科普工作者长期面临的职称评定瓶颈,满足科普工作者对于职称评定和职业发展的基本需要,为全省科普工作者提供有效的职业发展制度保障。省科协将此项工作作为省科协践行“我为群众办实事”的重要举措来落实,是我省加快推进科普人才队伍建设的一件大事,将有力调动科普从业人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让科普工作者收获更多的职业归属感和获得感,成为进一步助力科普事业高质量发展的“催化剂”。

各级科协组织要充分认识此项工作的重大意义,把高质量开展科学传播专业职称评审工作作为重要任务抓实抓好,努力构建科普人才引、育、用全链条工作体系,多措并举增加科普人才总量,提升科普人才质量,培养更多的复合型科普人才,夯实专业化科普人才队伍建设基础。

二、加强组织领导,充分宣传发动,扎实做好职称申报工作

目前,全国已有北京市、天津市、江苏省、安徽省、湖南省、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宁夏回族自治区等7个省份陆续开展科普类职称评审工作,我省是第8个。省委常委、统战部部长徐广国对此作出批示:此项工作属于重大突破,要精心组织,以确保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开展科学传播专业职称工作是科协系统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大家必须高度重视起来,要坚决做好“开门红”,打响“第一枪”,以职称工作为抓手,持续提升科协系统影响力和凝聚力。

    (一)加强组织领导,健全工作体系

我们科协系统的一大优势就是组织健全,联系广泛。为切实做好职称评审工作,省科协成立了全省自然科学研究系列科学传播专业职称工作领导组。各级科协也要建立健全职称评审管理队伍,配齐配强工作人员,确保渠道畅通,保障有力,落实到位。各市科协已经明确1名分管职称工作的领导,还要安排1名职称专门管理人员,各县(市、区)科协也要参照市科协设置分管负责同志和职称申报管理人员,构建一支覆盖全省科协系统的职称管理人员队伍。

(二)加强督促指导,充分宣传发动

组织申报推荐是职称评审的基础性工作,申报质量在某种程度上决定着评审质量,要压实各环节部门责任和岗位责任,切实开展好今年首次科学传播专业职称评审工作。

首先要加强政策宣讲。各级科协、省级学会、高校科协、企业科协务必做好宣传发动工作,发挥好组织优势,深入细致地做好政策宣传解释和信息公开,要通过所属网站、微信平台广泛宣传科学传播专业职称评审政策,大力发动、鼓励参评,引导更多科普工作者参与职称申报。要积极组织政策进企业、进学校、进基地、进社区等,设置科学传播专业职称评审科普画廊和科普宣传栏,经常性地开展政策宣传。要把乡镇、街道、社区、学校、医院,各类企事业单位、科普机构及科普从业人员都纳入宣传对象,把工作做到横向到边、纵向到底,不留死角,让广大科普工作者充分知晓政策规定,了解申报流程,踊跃参加评审。领导组要结合工作实际,突出抓好省级学会、企业科协、高校科协、全国科普示范县(市、区)、省级科普示范县(市、区)和中小学科技辅导员(科学课教师)等重点单位的职称申报。

第二,各市科协领导组成员要认真履行督促指导责任,逐级督促指导到位,层层落实组织申报工作职责。各级科协要对属地申报人员进行摸底调查,结合实际制定工作方案,妥善做好转评人员过渡和其他专业职称政策的衔接工作,积极应对职称评审工作中遇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确保职称评审工作顺利推进。领导组将定期组织相关人员深入基层了解工作情况,引导基层单位把稳方向、吃透政策,选树职称申报先进地市和部门,对典型工作案例进行深入剖析,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工作模式,在系统内组织观摩学习,形成你超我赶、共同进步的良好氛围。下一步,将适时将科学传播专业职称工作,列入创建科普示范县(市、区)、科普教育基地的重要内容之一。

第三,各级科协要会同当地人社部门牵头推进属地科学传播专业职称评审工作,共同抓好组织实施。各级科协要加强与当地人社部门的业务沟通,熟悉申报流程和评审方式,明确两部门的协同配合方式和工作职责、流程,确保工作有序、取得实效。要积极争取当地党委、政府以及人社部门的支持,稳步推进职称评聘工作,为基层一线科普工作者营造良好的政策环境。

(三)加强业务培训,精准把握政策

各级科协要协同当地人社部门对基层各单位进行系统全面的政策宣传培训,工作人员要先学一步学深一步,逐项分析研究政策规定,吃透精神,为解读、宣传好政策做好充分准备。

一要提高业务素质,要结合职称工作的焦点、热点、难点进行思考和研究,熟练掌握职称工作的政策、规定,做到融会贯通,使自己成为政治素质高、把握政策好、业务本领强的工作骨干。

二要树立过硬工作作风,职称工作包括申报、推荐等环节,每个环节的工作都要扎扎实实去完成,一步一个脚印去实现,每一名从事科学传播专业职称的同志都要弘扬求真务实、埋头苦干、开拓进取的工作作风,保持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

三要提升服务水平,职称工作人员都是服务广大科技工作者的窗口,要增强服务意识,提高服务水平,立足工作职责,严格办事流程,规范操作程序,提高服务质量,在熟练掌握政策的基础上,耐心指导参评人员做好职称申报,为参评人员提供便捷高效服务,努力维护科协系统良好形象。

三、完善评审制度,切实做到客观公正,高质量完成好职称评审工作

根据《职称评审管理实施细则》有关规定,为严格落实职称评审委员会核准备案制度,保证科学传播专业职称评审工作的科学公正,今年2月,山西省科协印发《关于征集山西省科学传播专业职称评审委员会专家库成员的通知》(晋科协发〔2023〕5号),共征集科学传播专业高级职称评审专家784名。3月9日,召开了“山西省科学传播专业职称专家库专家选评会”,共评出179位专家纳入科学传播专业职称专家库。

4月,省人社厅印发《关于核准组建山西省自然科学研究系列科学传播专业高级职称评审委员会备案的通知》(晋人社行政审批字〔2023〕37号),明确组建单位为省科协,监管单位为省人社厅,省科协下设职称办事机构,承办全省研究实习员、助理研究员、副研究员、研究员科学传播专业职称评审日常事务性工作。

8月,省人社厅印发《关于同意组建山西省自然科学研究系列科学传播专业初、中级职称评审委员会的批复》〔2023〕687号文件,组建山西省自然科学研究系列科学传播专业初、中级职称评审委员会,负责全省各级企事业单位、民营企业、社会组织中从事科学传播工作的专业技术人员的初、中级职称评审工作。

综合文件要求,科学传播专业分设初级、中级、高级(高级分设副高级和正高级)三个层级。初级、中级、副高级和正高级职称名称分别为:研究实习员、助理研究员、副研究员、研究员。对初、中级职称参评人员采取专家综合评议的方式进行评价,对高级职称参评人员采取面试答辩与专家综合评议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评价,合理把握定性与定量评价标准。

同时,科学传播专业职称设置科学传播研究、科学传播制作和科学传播推广三个方向。科学传播研究方向着重评价科学传播理论研究学术影响力等;科学传播制作和推广方向着重评价科普原创能力和科普传播工作社会效益,将内容创作、展览展品、音频视频、动漫游戏、科普剧、科普讲解、科学实验等纳入评审条件,注重业绩成果的质量、贡献和影响力,使评价工作更能体现科普工作特点、更具针对性和实操性。

科学传播专业职称评审坚持能力业绩导向原则,坚持遵循规律、分类评价,与其他类职称评审注重科研成果、发表论文等有很大的不同。

客观公正是职称评审工作的生命线,评审委员会要以良好的作风把好事办好、做实,让广大科普工作者切实增强获得感、辛福感。评审专家队伍要增强责任意识、公正意识,严格规范职称评审程序,做到“三公开”,即:评审程序公开、评审标准公开、评审结果公开。本着对评审人员认真负责的态度,严格按照评审程序办事,严格遵照评审工作规则、程序要求,坚持公平公正原则、坚持严谨负责的工作作风,秉公办事,作出科学、公正的评定。

评审委员会要健全和完善评审监督机制,建立健全职称评审回避制度、公示公开制度、随机抽查制度、责任追究制度,建立复查、投诉机制,及时解决、反馈参评人员意见建议,确保评审公正规范,评审过程公开透明,坚决避免发生负面舆情。

    同志们,今年首次开展全省科学传播专业职称评审工作,任务艰巨,责任重大,我们将同大家一道,以更高的工作标准、更好的精神状态、更加务实的工作作风,高质量完成好2023年全省自然科学系列科学传播专业职称评审工作任务,为促进我省科普人才队伍建设,推动科普事业高质量发展作出新的贡献。

谢谢大家!


晋ICP备16010197号-2

0351-8336637 / 0351-4921835